設計:小小

期數:第564篇

心之力 | 愛語言 | 愛溝通 | 正念力 | 悟書會

家長的焦慮

孩子學習成績差,不愿意學習,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孩子愛玩游戲,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現在好擔心。 孩子不聽話,就是不好好學習,總是看一些用的閑書,真著急! 孩子努力了,可是學習成績總上不去,也不知道啥原因? ……

怎么辦?

首先, 要明確孩子不想學習的問題。孩子是不想上學?還是不想學目前學校教的內容?還是對學習的感覺不好?還是不想學自己討厭的科目?還是不想做作業?還是孩子不想學知識?只有具體化的問題,才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所以不能籠統的說,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其次, 不同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學習問題,處理起來也不同。我的人性觀是: 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只有阻礙孩子學習的方式。 第三, 學習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實踐和訓練的過程。家長要意識到,學習不僅僅是上學,孩子在生活中經歷的一切都在學習。家長要有“大學習觀”的意識。 第四,學會用事實代替主觀評判。比如看到孩子好幾天沒有寫作業,回家也不看書,只是在玩手機,不能籠統地說:孩子不學習就知道玩!要換個角度:孩子這幾天沒有花時間在課業上,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玩游戲上。這樣做的目的,可以讓家長緩解焦慮,站在客觀的視角去看孩子。 第五,由于現在學生課業考試的繁重,老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孩子對學習的感受性不是很好,所以就會忽視某個課業,導致學習動力不足,還排斥學習。這個時候,家長要協助孩子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 第六,在面對孩子的學習上,家長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天賦優勢,看看孩子在哪方面具備特長,然后因勢利導讓孩子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價值。 第七,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學習和TA的關系。學習最根本的目的是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生存,生存的技能是需要學習的。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就是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只不過學習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有些人自學成才,有些人是通過上學的階梯一步步成就自己。學習獲得的有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比如通過書本學習到的安全知識就是間接經驗,直接經歷了學習到的安全知識就是直接經驗。所以,學習是終生的事情,也是滿足自己需要的必備能力。 第八,孩子愛學習的前提條件是,保持對事物的一份好奇心。家長朋友們可以反思,如何讓孩子一直抱有一份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