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營銷&微信營銷:1+1>2
微博和微信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品牌營銷上各有千秋,微博對品牌曝光率高,傳播力大,可形成輿論和口碑效應,更適合面向大眾的品牌病毒性營銷;微信為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形式,它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字和圖片的單一形式,語音及其它形式的玩法產生了更多具有創意性和傳播價值的UGC,更適合于品牌對用戶的深度服務。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產銷量第一的大國,2013全國汽車保有量達1.37億輛,制造業高度發展,潤滑油品牌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潤滑油行業的服務模式和傳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會化營銷新模式也正憑借高到達率、高曝光率、高接受率、高精準度、高便利性等優勢異軍突起,不少國際潤滑油企業敏銳地意識到社會化營銷對于拓展業務的重要性,紛紛采用O2O互動新模式,以獲得市場的品牌效應,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在這一趨勢之下,世界500強品牌卡特彼勒、埃爾夫潤滑油、殼牌潤滑油等知名國際品牌紛紛入駐微博、微信平臺,排兵布局,使社會化媒體成為品牌和用戶溝通的重要平臺,力爭打好微博、微信營銷這關鍵一戰。
作為低成本、高性價比的現代營銷手段,“微信營銷”主張通過“虛擬”與“現實”的互動,建立起一個涉及研發、產品、渠道、市場、品牌傳播、促銷、客戶關系等更“輕”、更高效的營銷全鏈條,整合各類營銷資源,達到見微知著、以輕博重的營銷效果。“微博營銷”則主張通過高聚焦、高傳播、高曝光率的方式在短時間內捕捉更多的目擊人數,簡潔的表達、“輕松一點”的轉發,迅速鋪設出巨大的信息網絡,從而達到高覆蓋率的傳播和宣傳效果。
既然微博與微信在屬性上有所不同,如何讓兩者都能發揮最大價值?中國潤滑油信息網()社會化媒體資深營銷專家劉女士認為,傳統的營銷公式已被打破,在每個人面前皆是一張白紙,充分整合并有效運用資源,創造出1+1>2的效果,是所有潤滑油企業品牌面臨的挑戰。作為曾服務過多家世界500強品牌微博微信平臺的營銷顧問,劉女士對汽車、工程機械、潤滑油、輪胎品牌的社會化媒體營銷有深刻的理解和運營經驗,她認為,企業需要更加貼近客戶、了解消費者、深入市場,重接地氣,在媒介碎片化以及優質媒體資源稀缺的環境下,將微博與微信二者協同增效,有效地聯動資源,以最小成本獲得最佳營銷效果,才能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也就是說,微信微博“兩手抓”,既要建立與客戶的深度關系,開展深度對話,同時也要把握好微博的廣泛性,利用微博的口碑效應傳播品牌,形成有利于品牌聲譽輿論環境。
因此,在2014年,哪家企業能創造出最大的微博微信協同增效優勢,明確品牌態度,以優質品牌精神打動目標受眾,誰將贏得品牌營銷的市場競爭。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